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正规股票杠杆平台开户 汉顺帝:太监,雄起_孙程_东汉_小皇帝

发布日期:2025-04-28 20:45    点击次数:115

正规股票杠杆平台开户 汉顺帝:太监,雄起_孙程_东汉_小皇帝

刘家的江山,眼瞅着要姓阎了。

公元125年10月底,刚登基7个月的小皇帝

(东汉少帝)

病逝。阎太后一党秘不发丧,并紧急征召全国未成年小王子进京,准备再选个小皇帝。

汉安帝的独苗——11岁的刘保,继续在皇家特别监狱里吃牢饭。

汉家兴亡,太监有责!

以中常侍

(皇帝的副部级秘书)

孙程为首的19名太监,忠心耿耿,在皇宫发动政变,抓捕阎家兄弟

(次日全部赐死)

,诛杀江京等阎党,软禁阎太后,拥立刘保登基,即汉顺帝。举国欢庆。

展开剩余92%

太监这么厉害?对。

因为东汉的太监不只是太监,还是权臣、贵族。

从刘秀开始,东汉皇帝的贴身侍从官员就只用太监。太监成为离最高权力最近的唯一群体。再加上东汉特殊的国情——小皇帝多、太后当家做主的多,又给太监提供了茁壮成长的沃土。

太后当家,男女有别,不便和大臣们过多接触。所以,太后的日常工作,一律由太监和大臣对接。所以,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,编制越来越多,领导岗越设越多。比如中常侍,从4人增至10人;小黄门

(皇帝的正处级秘书,权力很大)

从10人增至20人。

更搞的是,当家的太后几乎全是后妈。

从汉明帝

(东汉第二任皇帝)

登基到东汉灭亡,100多年间,7任成年皇帝

(不包括名存实亡的汉献帝)

的10位皇后,只有汉灵帝的何皇后生了1个儿子

(刘辩,后少帝)

,其余9位都没生出一儿半女。

所以,太后们当了家做了主,对小皇帝们当然一副后娘脸,严防死守,不让他们和大臣接触。所以,小皇帝们从小只能和太监一起玩,感情特别好。所以,太监的平台越来越大,责任越来越重,地位越来越高。

汉和帝

(东汉第四任皇帝)

就是在太监郑众的帮助下,干掉外戚窦家,抢班夺权的。汉和帝亲政后,郑众不仅权倾一时,还被封为鄛乡侯。东汉太监封侯,始于此。更牛叉的是,郑众去世后,他的养子继承了侯爵。

天子近臣+权臣+封侯+养子袭爵。太监不仅有了权力、地位,还有了后代和传承。虽然郑众只是个案,但毕竟开了先例。

更没安全感的汉安帝继位后,太监更得宠、势力更大,标志性事件就是亲属当官。

还记得杨震当年是怎么得罪太监的吗?

太监李闰的哥哥想当官,被太尉

(宰相)

杨震给拒了。

司空

(副宰相)

刘授听说后,把这事给办了(详见

《杨震之死:一场对清官的剿杀》

)。

太监不仅权臣化、贵族化了,权力还开始家族化了。

所以,孙程等19个太监才有了发动政变、改朝换代的可能。

当然,还有一个关键因素:阎家不是世家大族。

阎太后的爷爷,副部;阎太后的爸爸,靠女儿升的副部。这样的家庭,在当时,就是个普通干部家庭。

和其他太后家,比如邓家

(开国功臣邓禹家)

、马家

(开国功臣马援家)

、窦家

(开国功臣窦融家)

,根本没法比。

比如,孙程等人突然发难时,阎显在皇宫里也没闲着,立刻召见越骑校尉

(禁军军长之一)

冯诗,命其带兵平乱,还开出了“万户侯”的奖赏。冯诗:好,我马上回去调兵。然后,返回军营,闭门不出。平时你好我好大家好,真出事了,谁搭理你?

再看看邓家。当年,汉安帝亲政后,第一时间干掉了邓家。朝野上下,不少人公开给邓家鸣冤叫屈。大司农

(财税和农商部部长)

朱宠甚至抬着棺材,抱着必死之心,向汉安帝上书,给邓家讨公道。

这就是差距。邓家这种百年豪门的实力和底蕴,不是阎家这种暴发户能比的。所以,关键时刻,阎家掉链子了。

好了,11岁的汉顺帝刘保继位了。忠心耿耿的太监再立新功,还是匡扶社稷的超级大功。

赏!重重地赏!

孙程等19名太监全部封侯,史称“十九侯”。功劳最大的孙程,封万户侯,兼任骑都尉

(禁卫军军长)

继权臣化、贵族化、家族化之后,太监又集团化了,正式成为东汉政坛的第一阵营。

汉顺帝对太监有多宠信?欺君都没事。

十九侯中,有个叫苗光的太监,政变刚开始就怂了,“你们冲吧,我在外面把风”。

汉顺帝登基后,让孙程他们拟定功臣名单。都是共患难的自家姐妹,当然一个都不能少。苗光的名字也写上了,尽管排名最后。封侯诏书下发后,苗光有点不好意思,主动向组织坦白:我当时怂了,没怎么参与。

有关部门立即向汉顺帝汇报,建议以“欺君之罪”依法严惩苗光和负责草拟名单的太监。

汉顺帝:没事,没事,都是亲人,全部封侯吧。

太监有多嚣张?抗旨都没事。

有一次,十九侯因为居功自傲、争权夺利,惹火了汉顺帝,被免去官职,赶出洛阳,到老少边穷地区当侯爷

(改封地,并在封地居住)

。孙程他们很不爽,各种抱怨吐槽。

毕竟是亲人,过了没多久,汉顺帝气消了、心软了,下旨,让十九侯到发达地区当侯爷。没想到,孙程孙大爷的气儿还没消呢,竟然拒绝接受新任命,还偷偷跑回洛阳,天天游山玩水,各种嗨。

这是公然抗旨!那又怎样?汉顺帝只觉得心疼、内疚,派人满世界找孙程,“亲,我错了,赶紧回家吧”。找到孙程后,汉顺帝各种赏赐、安慰,还恢复了他原来的爵位和封国。

又过了一年,汉顺帝想得受不了了,就把他们全部召回洛阳,到自己身边待着。

矫诏、寝奏

(私自扣押大臣的奏折)

、欺君、抗旨,这些对皇帝大不敬的重罪,太监们干了个遍。屁事没有。

所以,汉顺帝登基后,举国欢庆了没几天,官场又大地震了。

因为太监和文官集团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。

还记得著名唱反调大师,一代儒将、名臣,虞诩吗?汉顺帝登基后,他也被提拔了,出任司隶校尉

(副部)

这官职可了不得,是洛阳特区+长安特区

(共7个郡)

的行政长官,还负责督察辖区内的所有官员,包括宫里的太监,宫外的皇亲国戚和洛阳的文武百官,有监督、抓捕、审判、诛杀等公检法全套职能。

虞诩当处长时,就敢和大将军邓骘叫板(详见

《虞诩:和领导对着干的底线》

)。现在权力大了、地位高了,就没他不敢干的。

虞诩一上任,就开始铁腕反腐。先弹劾太傅

(帝师,正国级排名第一)

冯石、太尉刘熹攀附阎党、误国误民,两个正国级被撤职。然后,弹劾中常侍程璜等贪赃枉法。

满朝文武都惊了:这货也太猛了吧?!

(百官侧目,号为苛刻)

更猛的还在后面呢。

汉顺帝宠信太监,但宠信也分三六九等。孙程等十九侯,属于

拥立派

。比拥立派还得宠、嚣张的,是从小服侍汉顺帝的太监,属于

保姆派

,比如中常侍张防。

虞诩多次弹劾

张防贪赃枉法、擅权误国,汉顺帝根本不搭理。虞诩急了,直接对汉顺帝放狠话:

1.先帝(汉安帝)宠信太监,祸国殃民,差点断送汉家江山。

2.如今,陛下又宠信太监,纵容他们祸国殃民。

3.跟死太监同朝为官,对我是种侮辱,所以,我主动求死,免得将来像杨震一样。

上了奏折,虞诩直接到廷尉

(大法官)

府投案自首,住监狱里了。

张防吓得赶紧向汉顺帝哭诉:奴才冤枉呀,虞诩纯属栽赃陷害。

汉顺帝当然相信亲人,于是下旨:虞诩被撤职,到皇家建造局当苦力。

张放:当苦力?你想得美!他派人在两天之内四次对虞诩用重刑,想直接把虞诩虐杀。

虞诩被折磨得奄奄一息,办案人员都不忍下手了,直接劝他:虞大人,别受这个罪了,您干脆自杀吧,一了百了。

虞诩:老子宁可被公开处死,也决不自杀!要死就死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是非曲直,自有天下人评说。

(诩曰:宁伏欧刀以示远近!暗呜自杀,是非孰辨邪!)

孙程等集体求见汉顺帝,替虞诩求情。保姆派的敌人,拥立派当然要保护。

孙程对汉顺帝说:您也是先帝宠信宦官的受害者,不能走先帝的老路呀。张防是奸臣,应该立刻抓起来。

手心手背都是肉呀。汉顺帝很为难、很凌乱,就对孙程说:你们先下去吧,让我好好想想。

十九侯都救不了虞诩,怎么办?找更亲的太监呗。保姆派也分三六九等,也不是铁板一块。虞诩的儿子和100多名门生,当街向中常侍高梵拦轿喊冤。

高梵,汉顺帝当太子时的老师

(中傅)。

当年太子被废后,高老师也跟着倒霉,被流放到边疆。这关系,比张防更亲。

虞诩的儿子和门生当街下跪,一边磕头,一边诉说冤情,头破血流、泪如雨下。

高老师决定干掉张保姆。

他直接入宫替虞诩伸冤。汉顺帝当然更信任高老师,于是当场批示:张防,发配边疆;张防一党,该杀杀,该撤撤。

虞诩被无罪释放。当然,不能再让他当司隶校尉了,太猛了,太能折腾了。

虞诩事件再次证明,除非太监搞太监,否则,谁也搞不定太监。

而且,汉顺帝还给太监们又发了一个超级大红包:

即日起,所有宦官的养子都可以袭爵。

太监的贵族地位正式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。

一个彩蛋:保姆派中有个小太监,从小陪着汉顺帝一起读书,汉顺帝非常喜欢他。他充分享受到了汉顺帝的所有制度红利,掌权、封侯、养子、袭爵,家族富贵兴旺。后来,养子给他生了个孙子,叫曹操。

总之,汉顺帝时期,太监彻底雄起了。就连当时号称最刚正不阿、最痛恨太监的宰相王龚,都怂了。有一次,他想弹劾太监擅权误国。家人说:您忘了杨震的下场了吗?王龚:好吧,洗洗睡吧。

太监这么牛叉,就没人敢收拾、能收拾他们吗?

有。

新一代外戚:梁家。

参考文献:

[1]司马光:《资治通鉴》

[2]范晔:《后汉书》

[3]王夫之:《读通鉴论》

[4]钱穆:《国史大纲》

[5]吕宗力:《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(修订版)》

[6]罗琨:《中国军事通史》

[7]谭其骧: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

[8]王力: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》

[9]周强:《中国古都城地图》正规股票杠杆平台开户

发布于:天津市

Powered by 配资炒股开户官网_炒股配资找配资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